资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多次谈到植树造林的重大意义。从内蒙古马鞍山林场,到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从甘肃八步沙林场,到巴彦淖尔新华林场......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实地考察防沙治沙情况。
中国作协于2022年7月正式启动“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实施以来已支持6期共89部作品,其中57部已出版和发表。中国作协联合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文学期刊及影视机构,推出一批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文学作品,通过“扬帆计划”让中国故事登上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巴黎图书节等国际舞台,通过“迁徙计划”促成多部作品与影视机构签约。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集体记忆,镌刻着文明发展的基因密码,是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历史见证。 在贵州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走进云南丽江古城,参观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成果展示;考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察看石窟整体布局风貌和代表性窟龛、造像……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寻古迹、看非遗,多次强调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 山高水阔,瑰宝不朽,中华文脉绵延永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 ...
6月,贵州省黔东南州遭遇持续强降雨,榕江县、从江县、三都县、雷山县等地受灾严重,群众生活面临严峻挑战。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激发了重庆市身边好人的迅速行动。2024年第三季度诚实守信“中国好人”、“渝忠客2180”客轮船长秦大益第一时间联合爱心网 ...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中深入乡村社区,走进侗寨古城,一路听,一路看,察民情,探民生,论发展。行程万里,所到之处,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始终是总书记心中的“头等大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念念不忘的初心,亦是久久为功的笃行。
美丽乡村风光锦绣,文明花开芬芳满园。近年来,辽宁省扎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为抓手,提振农村“精气神”。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辽宁省新增108个全国文明村镇。如今的辽沈乡村,稻菽千重的动人景象铺展,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劲吹,田间地头一幅幅安居乐业的“现代富春山居图”,成为全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城市更文明 人民更幸福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浓缩现代与历史、物质与精神成果;文明是城市的灵魂,赋予城市独特的精神气质。 城市与文明相伴相生、密不可分。面向未来,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是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数据来源:中央精神文明 ...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144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17004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广媒)字第211号 ...
治国理政,总书记始终强调问计于民。今年2月17日,在中国经济巨轮迎难而上、乘风破浪的关键时期,总书记与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共谋民营经济发展大计。
7月26日晚,四川成都凤凰山足球场灯光如昼,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8轮激战正酣。4万名球迷呐喊助威的声浪随赛场上的攻防起伏——主队蓉城带球突进,“雄起”的呐喊响彻夜空,客队国安发起攻势,“好球”的喝彩同样真挚热烈。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