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学期刚开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教授陈仙辉就荣获了“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从教30多年来,无论科研攻关、其他工作任务多繁忙,他几乎从未间断过上讲台授课。他说:“我喜欢教学,喜欢与学生交流,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在过去7年的研究中发现,作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变绿、变暗。为了守护“水塔”,科考队从今年8月18日开始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展开“一原两湖三江”科考活动,有6个科考分队15个科考小组400多名科考队员参与了这场“世界 ...
2024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也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60周年。国科大围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活动。“两弹一星”纪念地灯塔点亮仪式标志着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在京会见了法国农业食品环境研究院(INRAE)副院长让-弗朗索瓦·苏萨纳(Jean-Francois Soussana)一行。双方就深化农业科技战略对接、联合资助青年科学家合作项目等交换了意见。
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目标,提出我国拟突破的“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近日,地球周围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小伙伴。一颗代号为2024 PT5的小行星被地球引力短暂捕获,在9月29日至11月25日期间成为地球的“迷你月亮”,此后它将再次回到环绕太阳的运行轨道。该“迷你月亮”由部署在南非的观测仪器发现,等效直径约11米,相当于三四层楼高。由于尺寸太小、距离遥远,“迷你月亮”极其暗弱,人类凭借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它。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创新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并成功在开普勒卫星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周期短于1天的超短周期行星,其中4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其主星最近、最小的行星,类似火星大小。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研发了一种结合GPU相位折叠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并在开普勒(Kepler)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五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周期短于1天的超短周期行星。其中,四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 ...
据介绍,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两弹一星”纪念地灯塔原系怀柔火箭试验基地水塔,作为怀柔火箭试验基地中的最高建筑,它既是整个校区的制高点,也是全部区域的视觉焦点。国科大这次将水塔改建为纪念灯塔,并将底部区域拓展成书吧,旨在使书吧和灯塔融为一体,成为校园内传承 ...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五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周期短于1天的超短周期行星。其中四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其主星最近的最小行星,大小类似火星。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利用人工智能一次性完成搜寻疑似信 ...
据悉,本次“两弹一星”纪念地灯塔点亮仪式是国科大为庆祝学校成立75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而推出的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旨在弘扬与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据悉,本次“两弹一星”纪念地灯塔点亮仪式是国科大为庆祝学校成立75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而推出的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旨在弘扬与传承“两弹一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