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这项广受关注的研究显示,50 岁及以上的人,若无法保持单腿站立姿势至少 10 秒钟,其死亡风险会增加一倍。该研究对 1702 名 51-75 岁的个体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在 7 年的随访期间,未能通过该测试的人群死亡率显著更高。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nited States,简称:NAS)成立于 1863 年,是美国乃至世界最高水平的学术机构之一,大约有 500 ...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里,一台显微镜下正闪烁着微弱的光斑,孟琳博士轻调焦距,仔细观察着耐盐碱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同时,实验室的计算机屏幕上,一组通过测序技术获得的耐盐碱微生物基因序列数据正在缓缓展开,供她进一步分析。作为微生物学领域的杰 ...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秦骏、安徽医科大学梁朝朝、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袁怀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董樑等人在 Cell 子刊 Cancer Cell 上发表了题为: KMT2C deficiency drives ...
事实上,AML的一种亚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已经可以通过使用一对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来治疗,这对药物可以推进 APL 细胞进入分化过程。这种组合疗法治愈了约 95% 的 APL ...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拉德布德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证实一种现有的药物可以唤醒功能失调的免疫细胞。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重症监护室中的败血症患者提供了线索。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Nature Immunology 杂志上。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心脏病发作严重程度因时间而异的分子机制,这可能为开发与自然昼夜节律一致的创新治疗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Nature》 杂志上。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种细胞能够像快递员一样在大脑中精准地找到病变部位,并释放出能够治愈疾病的药物,那将是多么神奇的事情。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就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让小胶质细胞拥有了这样的超能力,这些细胞原本是大脑中的“清洁工”,其主要负责清除大脑中的垃圾和 ...
2025年6月27日至28日,第八届多组学研究与应用前沿论坛将于上海盛大启幕。本次论坛精心设置了四大核心论坛板块,深度聚焦涵盖多组学与临床研究、空间转录组的应用发展、蛋白组学与临床肿瘤样本分析、AI与生信大数据等模块内容。论坛致力于整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空间组学等多维度生物学数据资源,搭建起一座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桥梁。
PHGDH基因编码的酶是合成丝氨酸的关键,而丝氨酸是一种与神经功能密切相关的氨基酸。研究发现,PHGDH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高度相关。高水平的PHGDH与认知能力下降密切相关,且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出现明显变化。然而,PHGDH作为代谢酶的功能似乎并不能解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直接关联,这使得研究团队开始思考:PHGDH是否还有其他未知的生物学功能在其中起作用?
近日,心理学系库逸轩教授团队在 《Alzheimers & Dementia》 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技术(包括脑灰质结构成像、白质纤维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认知行为实验,首次揭示了视觉短期记忆在 阿尔茨海默病 ...
长期以来,晚期肾癌以靶向治疗等系统性药物治疗为主,但相较于低危患者,中、高危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接受抗血管靶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