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暑期,寓教于乐的研学游成为文旅消费热点。感知人工智能、参观航天发射、探秘热带雨林……一批研学游产品研得更深、学得更广、游得更远,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经过20年接力,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教授通过科技服务,持续助力浙江省内竹、香榧、山核桃、铁皮石斛等产业壮大,以及园林花卉、水果、畜牧养殖、竹木加工等绿色产业发展。据了解,学校累计开发各类绿色产业项目1200个,推广各类实用技术2000余项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500余场,受培训人员达15万余人次,通过创新生态科技服务模式,直接推动农林业产值增长超150亿元。
我们需要回归童声合唱的本质,尊重孩子们的天性,以音乐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珠海童年树童声合唱团的老师,在每次演出之前,都会和孩子们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引导和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对歌曲产生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感受,他们带着这种感受发出来的声音,会更加真诚和打动人心。
凭借文旅“出圈”的黑龙江哈尔滨拥有40余所高等院校,科教资源丰富。正值暑期,不少高校博物馆化作生动课堂,成为人们触摸历史、探索科学、厚植情怀的热门打卡地。 “这些泛黄的照片里,藏着哈工大的初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与祖国同行,是一代代青年人融入心底的信念。”哈尔滨工业大学以航天、国防特色著称,在哈工大博物馆,站在哈工大“八百壮士”展区前,山西太原高一学生张婧朵颇为感动。
暑期是户外游玩、探索自然的好时机,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奔向山野溪涧,在大自然中收获成长。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户外环境,安全这门“必修课”也要上好。做好充分的行前应急准备、掌握正确的自救求救常识,才能让快乐与安心同行。
本报电(记者徐嘉伟)日前,第18届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音歌剧院举办,逾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钢琴爱好者齐聚申城。西班牙钢琴家李奥·德玛利亚教授倾情献演开幕音乐会,评委会主席储望华等国内外名家亲授大师公开课,颁奖音乐会汇聚荣光与梦想——比赛期间,一系列精彩活动接连登场。
童声合唱是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儿童的音准、节奏、乐感以及歌唱技能、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独特优势。欧美一些国家历来推崇童声合唱音乐教育,匈牙利、德国等国家从幼儿教育开始,就采用以无伴奏合唱为主要内容的合唱教学体系,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乐感。
8月19日,由中国科协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闭幕——这是该赛事在参赛对象、组织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大幅改革后的首次亮相。
近日,为期2天的2025年全国动力冲浪板“奔跑吧·少年”U系列比赛(烟台站)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幸福湾水域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17支代表队63名运动员在3组别6个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
基础教育要打破“重表演、重比赛、轻普及”的误区。2023年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艺术学习质量监测报告》显示,艺术课程开足开齐的学校,学生参与“艺考速成”的比例显著低于同类学校。这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当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课上唱准旋律、表达心情,艺术就不会被当成“退路”,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本报电(记者周姝芸)日前,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能力提升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 本次工作坊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等进行实务讲解,助力高校培养新时代高水平、高质量具有国际化素养的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建设能力。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多所学校和有关单位的170余人参加了研讨交流。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