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根据《中山大学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中大教务〔2025〕2号)、《大气科学学院推免资格认定遴选细则》(大气〔2023〕4号),经学生申请、学院审核,我院29名同学符合推免基本要求,其中24名同学拟获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现将名单予以公示。
学院各位研究生:根据学校《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关于做好2025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和第一三共医药学奖学金评选工作的通知》(附件1)内容和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选的相关要求,现开展我院2025学年度研究生各项奖学金评选,具体 ...
大气科学学院关于对“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进行学年考核结果的公示 ...
报告人简介:熊超,武汉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国家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长期从事电离层物理、星载空间磁场与等离子体探测、空间天气效应等方向的研究,发表SCI论文140余篇,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空间 ...
报告人简介:董泽华,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特种雷达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星雷达信号处理技术与科学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某领域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工局专项课题、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 ...
“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是由国际科联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大学、贝尔蒙特论坛资助机构等组织共同牵头组建的大型科学计划,旨在推动可持续科学的发展,并为人类和地球面临的最紧迫挑战寻找解决方案。
“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是由国际科联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大学、贝尔蒙特论坛资助机构等组织共同牵头组建的大型科学计划,旨在推动可持续科学的发展,并为人类和地球面临的最紧迫挑战寻找解决方案。
欢迎有兴趣从事中小尺度气象相关研究工作的同学和学者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利用观测分析(地面高空站、雷达、卫星、探空等)、中尺度气象模型(如WRF)、集合预报、资料同化、理想模型(如CM1或者WRF)和理论建模(理论推导)等手段探索暴雨、强对流等 ...
陈修治,逸仙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碳中和科学数据中心主任。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国家农业部神农英才计划、广东省特支计划和珠江科技新星培育计划,担任国际蓝色星球奖(Blue Plantet Prize)提名委员会 ...
关于举办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25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通知 ...
吴蕴华,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士及硕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行星地质与化学研究,分析球粒陨石结构特征与形成环境,以及部分无球粒陨石(包括月球陨石与火星陨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过程。 1、Wu ...
未来将结合中山大学“中山一号”科考船的建设、中山大学大气与近地空间综合实验观测基地建设等,深化与华南地区气象、生态环境部门及港澳地区高校等的合作,建设面向华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海及其周边地区发展的海-陆-空-天基的综合观测开放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