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周,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人工智能 (AI)板块的强劲表现无疑成为背后的主导力量。尽管若AI热潮降温,股指或面临压力,分析人士认为,这未必会同步拖累美国经济。
周四,TeraWulf (WULF.US)飙升超37%,创年内新高,报7.53美元。消息面上,该公司与Fluidstack签署了两份为期十年的协议,将为大型云服务商提供高性能计算集群。根据协议,TeraWulf将利用其位于纽约西部的Lake Mariner数据中心园区,交付超过200兆瓦的关键IT负载。公司声明称,协议总承包收入达37亿美元,若行使两个五年续约选择权,合同总金额将增至87亿美元。
如果说欧洲软件股刚面临“寒意”,美国市场的软件巨头们已经处于严寒状态。在科技巨头承载美股再创新高的同时,软件成为科技股中表现最差的板块之一。道指成分股赛富时年内累计下跌30%,而知名“AI受害股”Adobe今年仅下跌25%,但和两年前相比已经腰斩。
该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超过20%,但Melius Research认为最糟糕的时刻尚未到来:该机构的分析师本·雷特兹 (Ben Reitzes)周一将Adobe的评级从持有下调至卖出,并警告称,来自科技巨头和新兴对手的竞争正在加剧。
连续四个季度盈利的业绩表现充分验证了有道在垂直领域的商业化路径已初见成效。当行业仍困于大模型投入与产出的失衡时,有道已迈向从技术领先到商业可持续的关键一步。随着AI技术和应用持续深化,其战略先发优势或将拉开更大身位 。
7月31日,A股、港股市场的AI应用股逆势爆发,易点天下直线封板,斩获20CM涨停;港股美图公司盘中一度大涨超15%。消息面上,中国新闻网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大模型应用的个人用户注册总数已超过31亿,API调用用户总数超过1.59亿。
在2025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前夕,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和执行董事胡奇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AI投资正在从“盲人摸象”式的早期探索,转向更具战略性和系统性的布局。这不仅是投资策略的转变,更是一场关于“AI如何落地”的深度思考。
金蝶国际(00268)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颇具韧性的业绩答卷:集团总收入31.92亿元,同比增长11.2%;云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2.1%至16.84亿元,占比首次突破50%;毛利率提升至65.6%,亏损同比收窄55.1%。
AI浪潮下,金蝶国际(00268.HK)在最新财报中首度披露AI合同金额。在8月12日举行的金蝶国际中期业绩说明会上,金蝶国际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表示,未来,AI+管理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AI+SaaS黄金十年已经到来。 8月11日晚,金蝶国际披露中期业绩显示,2025年上半年,金蝶国际共实现营收31.92亿元,同比增长约11.2%,其中云服务收入约26.73亿元,同比增长约11.9%,云 ...
近日,港股18A板块再添新军。杭州德适生物以“全球首个跨模态医学影像大模型”的光环递交招股书,2025年6月增资后,其投后估值达25.6亿元,成为AI医疗赛道又一焦点。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的智能AI视频分析系统是否运用了多模态AI辅助判断技术? 尤洛卡(300099.SZ)12月12日在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