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9月11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在2025年外滩大会上做了一个演讲。 他回顾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提到人工智能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从1948年开始,图灵和他的门徒们就受大脑或神经元生物特性的启发而做人工智能的研究,当“神经元”多到一定程度(规模)就产生了智能。而数据、模型、算力达到一定的规模(比如数以千亿计)则让人工智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模型权重的开放 ...
开源头方面,王院士指出:开源人工智能是历史趋势,美国今年以来的出口管制政策(王院士同时指出,这个政策也有一个漏洞)是阻挡不了的,同时提出,现在模型的开放权重,本质上就是对数据和计算资源的开源。
萨顿解释,“经验” 即观察、行动和奖励这三种在智能体与世界间来回传递的信号,“知识来自于经验,可以从经验中学习。一个智能体的智能程度,取决于它能预测并控制自身输入信号的程度。经验是一切智能的核心与基础。” 他同时表示,强化学习虽引领进入 “经验时代” ...
智东西9月11日报道,今天,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的开幕式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 发表主题演讲,回顾了AI技术与开源理念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在AI时代, 开源的内涵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 ...
在AI快速发展的当下,开放几乎成为行业玩家们避不开的话题。 9月11日,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在2025Inclusion滩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当前正经历从“代码开源”到“资源开源”的革命性转变,2025年,开源成为AI竞争的关键变量。
一篇文章速览王坚最新演讲9大核心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