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地时间2025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有120人当选院士,30人当选外籍院士,以表彰他们在原创性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杰出且持续的成就。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因发现青蒿素可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 2025 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各类型项目申请 433426 项,不予受理项目申请仅 997 项,近5年首次低于1000项,占比也仅有0.23%,历史最低。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 ...
在国家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政策引领下,沈阳工学院携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发布全球 ...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刊物《党建研究》2025年第4期刊发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的署名文章《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2025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各类型项目申请433426项。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 2025 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各类型项目申请 433426 项,不予受理项目申请仅 997 项 ...
4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2025年项目评审工作动员部署会暨压实依托单位主体责任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 ...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4月28日,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宣布,第125次会议将于2026年3月14日~20日在中国深圳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办。会议初步信息已发布,并将于会议临近时更新。据悉,届时将有约1000名研究人员参会,其中外籍技术专家约800人。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