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自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类染色体测序以来,研究人员便开始追求“从头书写”基因组的能力。这项研究在国际上实现了Mb尺度人类基因组的从头合成组装、跨物种转移与功能重塑,是人类基因组合成和转移技术的重要进展,对合成人类基因组具有重要意义。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教授奥列格・甘(Oleg Gang)团队在纳米材料制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基于 DNA 自组装技术,构建出复杂的 3D 纳米结构。 相关成果已于 7 月 9 ...
人类基因组的从头设计与合成面临两大核心技术瓶颈:首先,人类基因组中超过50%的区域由高度复杂的重复序列构成,其合成与准确组装存在显著技术难题;其次,超大片段DNA的高效跨物种转移尚未突破,这成为合成基因组功能验证的关键技术障碍。这些技术瓶颈极大地限制 ...
十年前,杨紫仪在江西上饶意外失踪。自那以后,徐小琴独自一人踏上了艰难的寻亲之路。尽管她早已将自己的DNA信息录入全国的寻亲平台,但多年来,关于女儿的任何确切线索都没有出现。就在徐小琴几乎绝望时,一名专业人士告诉她,若能将丈夫的DNA信息也录入库中,将 ...
Sequence-to-function模型是一类强大的基因组模型,能够直接从DNA序列预测对应的功能特征,如染色质开放性、基因表达量、DNA剪切位点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是2021年发表在Nature Methods的Enformer [1]。
北京大学教授、新基石研究员汤富酬认为,这一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对于人类疾病治疗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目前基因修饰猪的器官异种移植给人类的研究已经接近临床应用水平,但是目前的猪器官移植给人类的目标是其功能维持两三年的时间,给患者等待人类供体器官 ...
引言从水中摇曳的水草到翱翔天际的雄鹰,从我们自身到身边的宠物,每一个生命体都由一部独特的“天书”——基因组(Genome)所编码。一个更令人着迷的谜题是,我们体内的肝脏细胞和大脑神经元拥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文本”,为何却分化出截然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答 ...
本刊推荐:线粒体DNA (mtDNA)异常释放与多种疾病相关,但释放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者系统分析了mtDNA通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MPTP)和BAX/BAK大孔两种释放途径,揭示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炎症反应中的关键作用,为开发靶向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近日,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队实现大尺度(兆碱基Mb)人类DNA的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研究成果于7月10日在《自然-方法》刊发。该成果是人类基因组合成和转移技术的重要进展,对合成人类基因组具有重要意义。 自21 ...
本研究针对植物自毒现象中胞外DNA (eDNA)抑制连作作物生长的难题,筛选出高效降解菌株Pseudomonas sp. F204。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实验证实其兼具eDNA降解与产IAA、铁载体和溶磷能力,盆栽试验揭示其通过重塑根际菌群结构(显著提升Proteobacteria丰度)促进番茄幼苗生物量增长43.8%。该成果为缓解连作障碍提供了新型微生物调控策略,发表于《Current ...
这个古埃及人留下了4500年前的DNA,科学家复原了他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