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首次对认知障碍的防控上升至国家层面,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未来20年,AD病患数量将呈指数级别上升。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医疗和社会资源消耗,也引发了对社区照护、养老机构建设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提出了巨大的 ...
针对轻中度AD患者,建议开展中等强度的力量运动,同时也可练习太极拳、瑜伽等心身运动。这些运动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预防和缓解肌肉废用性综合征,提升平衡能力,还能调节情绪状态。
本文将介绍适合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风险的 运动类型、具体运动量建议、不同运动的区别及其利弊,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大脑健康。即使每天只增加5分钟的中等或剧烈运动,也能显著降低痴呆症风险,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
为验证解聚效果,研究人员利用高通量单细胞 RNA 测序(scRNA-seq)分析,他们发现解聚后的 tau 纤维失去种子能力,无法引发新纤维形成。冷冻电镜(cryo-EM)技术进一步解析了 D-TLKIVWX 短肽与 AD-tau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疾病进展过程具有连续性,病程分为3个阶段,即临床前阶段、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阶段。临床前阶段在AD出现临床症状前15~20年就已经开始, 在无任何症状出现前,可检测到AD病理的生物标志物(如Aβ1-42和Tau蛋白) 。将AD的临床前无症状阶段纳入AD诊疗,意味着将 AD的诊断时机大幅前移,有利于患者的认知改善和病程减缓。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克隆性造血(CH,Clonal Hematopoiesis)与多种老年性疾病密切相关,克隆性造血是指造血 干细胞 因基因突变而发生克隆性扩增的现象,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克隆性造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然而,克隆性造血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具体关联机制,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
过去你可能以为,新冠感染之后的“脑雾”“健忘”只是暂时的,但这项来自耶鲁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脑真的开始发生退化了。
▎药明康德有望改变标准疗法!武田潜在“first-in-class”疗法两项3期试验达主要终点武田(Takeda)近日宣布,其在研口服药物oveporexton(TAK-861)用于治疗1型发作性睡病(NT1)的两项全球性3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FirstLight(TAK-861-3001)和RadiantLight(TAK-861-3002)——已成功达到所有主要和次要试验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卢洁教授和神经内科唐毅教授团队Radiology发表阿尔茨海默病无创脑刺激治疗新突破,阿尔茨海默,医学,治疗,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科 ...
失智症是超高龄社会常见问题,市面上已出现许多声称能改善失智症状的灯光产品,最受关注的是40赫兹频率的声光刺激。专家指出,部分的动物实验与初期人体研究显示,这可能有助改善认知功能、减缓脑部萎缩,但尚未有一致的结论,也较难推论到中、重度失智症个案。
近日,#预防痴呆的最佳饮食模式#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该模式推荐了 7 类“防痴呆黄金食物”:绿色蔬菜、浆果、柑橘类水果、禽肉、蛋类、马铃薯、橄榄油。此外,甜饮料要完全限制。
本研究针对阿尔茨海默病 (AD)临床试验中患者异质性导致的疗效评估难题,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预后模型 (PPM)。通过重新分层AMARANTH试验中接受BACE1抑制剂lanabecestat治疗的患者,研究发现PPM分层的缓慢进展组患者认知衰退速度降低46%,且所需样本量大幅减少。该成果为AD精准医疗提供了创新性分层工具,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