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自2020年起,水利部持续强化西辽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西辽河干流有水河段逐年变长,调度成果显著。尤其在今年春季,断流长达27年的西辽河干流首次实现全线过流。为进一步巩固生态补水成效,水利部组织松辽委、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编制《2025年汛期西辽河干流全线过流调度预案》,于8月15日正式开启本次汛期调度,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汛期雨洪资源。补水水头历经29天与下游既有水体汇合,顺利达成西辽 ...
中国水利网站讯 (通讯员 鲍润泽 孙牧原 )面对近期持续高温和降水偏少的不利形势,江苏省高邮市水利部门多管齐下全力抗旱保灌溉。截至目前,高邮市未发生大面积旱情,有效保障了农业灌溉和群众生活用水需求。
连日来,黄委坚持“周会商+场次洪水会商”工作机制,及时向有关省(自治区)发出汛情通报和预警信息,派出工作组指导,目前水库、河道汛情平稳。黄委强调,要统筹抓好汛期调水调沙、秋汛防御和水库蓄水,坚持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调度上中下游、干支流水库群,实时优化调度方案,充分发挥水库群拦洪、削峰、错峰作用,提升排沙减淤效果,并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储备抗旱水源。要做好中小水库、淤地坝安全管理,抓好 ...
金秋时节,汉中盆地稻浪翻滚,收割机在广袤田野中驰骋,不时“吐”出金灿灿的稻谷。站在地头的种粮大户周俊抓了一把饱满的谷粒,脸上绽开笑容:“今年这么旱,还能有这样的收成,真是多亏了石门局的同志们!” ...
暮色中的淮河波光粼粼,映着两岸亮起的灯火,也映着沿淮百姓脸上舒展的笑容。75年治淮之路,筑起了抵御洪旱的坚固屏障,铺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大道,呈现出“安澜、生态、富民”的生动图景。这条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大河,正以奔腾不息的姿态,守护着两岸的岁岁平安,也助推着淮河保护治理续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本报讯 (记者 王鹏翔 )9月11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专题活动之一——2025北京水务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市首钢园举行。大会以“科技赋能水务·创新服务生活”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引领涉水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建设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杜绝华而不实,重在应用与实效。当前,我国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已由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进入全面深化推进和强化应用的新阶段。
本报讯 (记者 孟砚岷 )9月10日,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主体工程全面完工。该工程是列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的重大防洪工程,也是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头号工程”,将进一步完善黄河宁夏段防洪体系。
今年以来,湖南针对农村饮水难用水难、饮水质量差、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8.43亿元,推动228个农村供水项目建设,安排省级专项资金6200万元支持问题整改,大力推进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省、市、县三级成立工作专班,以乡镇为单元,逐村、逐工程全面摸排,建立问题清单台账,深挖根源、精准施策,推动问题整改。各级纪检监察部门 ...
作为一条串联长江与太湖水系,贯穿安徽、江苏和上海三地的“黄金水道”,芜申运河全长271公里,长年通行千吨级船舶,航运功能突出。近年来,芜湖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工作,统筹推进运河防洪、航运与生态功能协同提升,着力构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运河廊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通讯员 王玉实 摄) ...
老贺爬上爬下,在沙棘林中穿行,一心一意要介绍好他的“宝贝疙瘩”。为了迎接第十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的中外客人,老贺穿了衬衫、西裤和皮鞋,这也是他的沙棘头一回“看见”主人的“国际范”。
茭道镇沈家村的方坑水库,同样迎来变身,成了咖啡飘香、露营桌满溪谷的网红打卡点。武义县水务局与当地镇村对照准入要求,保留生态与安全核心区域,依托方坑水库弧形坝体和生态流量泄放形成的“瀑布”景观等亮点,吸引资本入驻,将闲置办公楼和水库闲置管理用房改造为咖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