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截至目前,本届影像节已经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优质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如同对这片神圣土地最深情的颂歌,在镜头下,西藏的壮丽山河、淳朴民风、古老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和谐共生,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了“七个聚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江苏坐拥22项“十大考古新发现”、13处国家大遗址,始终将大遗址保护视为传承文明基因、塑造文化自信的核心工程,让每一处遗迹都成为“何以中国”的生动注脚。
当移步展厅内,宛若进入了一座先秦乐器博物馆。与曾侯乙编钟一同出土的编磬、鼓、琴、瑟、笙、排箫、篪等乐器挨个展出,十足一个气势恢宏的宫廷乐队,难怪被中外专家赞誉为“改写世界音乐史的空前大发现”!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 (柬埔寨语版),精心选取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中国诗文典故,聚焦生态环保、文化传承、文明交流互鉴、现代化建设等主题,以国际化视角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让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可知可感。
在2016年10月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柬埔寨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到了一句柬埔寨谚语:信任如树。他在文章中表示,中柬传统友谊历经岁月洗礼和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根深叶茂。
“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近日在海南海口市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4100余个品牌参展。截至4月16日,本届消博会已实现意向交易1500亿元,三场 ...
4月15日,在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星报》、《阳光日报》发表题为《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 ...
“中国同马来西亚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4月15日,在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表示,海上丝绸之路见证了两国跨越千年的友好交往,“切水不断”的世代情谊随着历史演进愈益深厚。
商业内幕网站近日刊发了一名从事时钟和台灯制造的美国小企业主马修·哈塞特在当前关税重压下的自述。他在自述中表示,特朗普所谓“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政策不单没有让他将生产工厂转移到美国,甚至反而迫使他“脱实向虚”,转而向在线服务方面拓展业务。
沈阳正尝试跳出“就花论花”的局限,让赏花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花样经济”虽火热,仍需持续培育文化厚度、服务温度和产业深度,这场“与春天的约会”才能不断绽放新彩。 (记者于也童、洪可润) ...
1958年—1964年,为解“千年之渴”,前后30多万湛江儿女投身雷州青年运河工程建设。他们一钎一锤、手挖肩挑,创造了不亚于红旗渠的水利工程奇迹。 就像让人日用而不觉的运河水一样,当年的建设者事了拂衣去,鲜有说起这段往事,乃至许多“运河二代”都不自知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