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8月4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汽车消费指数显示,7月汽车消费指数为77.6,较6月有一定幅度回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称,受5、6月份市场促销力度大、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影响,7、8月份市场需求处于一个累积的阶段。8月份的需求主要来源于暑期自驾游以及即将到来的开学季购车,部分新车型的上市也有助于市场需求的提升。 除市场需求因素外,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的利好政策同样起到关 ...
从欧洲到东南亚,今年以来,中国车企持续以多元布局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数据显示,前6个月,中国汽车出口347万辆,同比增长18.6%。高增速不仅展现了行业的强大竞争力和韧性,也绘就出中国汽车扬帆全球的奋进之路。
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围绕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涉及多学科融合,需要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我们正在持续向行业赋能研发能力,与多家机构和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这不仅加快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产业化步伐,也在推动打造全新应用能源生态。未来,我们将持续发挥生态引领作用,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扩大优势。”该负责人说。
8月5日,乘联分会发布消息称,稍微上调2025年的行业年度预测。总体各项预测如下:1、2025年乘用车零售2435万辆,增长6%,预测总量较6月的预测值增加30万辆;2、2025年乘用车出口546万辆,增长14%,预测总量较年初的预测值提升16万辆;3、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548万辆,增长27%,预测总量较6月的预测值微降,新能源批发渗透率达56%。4、2025年汽车批发3404万辆,增长 ...
这些大胆承诺背后,折射出汽车行业从“参数竞赛”向“责任竞争”的深刻转型。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调研显示,73%的新能源潜在购车者将“安全兜底条款”列为购车首要考量因素,其重要性远超续驶里程和智能配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当价格战触及底线后,安全承诺正成为车企构建‘护城河’的新武器。” ...
“海南封关是本土车企的战略机遇,但必须放弃规模执念。”海马汽车在投资者互动中明确表示,其目标是“为海南新能源汽车创新业态做贡献,而非追求万亿级产业链”。放弃全链条扩张,转而联合丰田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利用岛上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打造“制氢-储运-应用”零碳闭环。这种轻资产模式既规避了产业基础薄弱的短板,又与海南建设“全岛零碳汽车生态”的目标深度契合。
2025年6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65.75万辆,环比增长3.34%。基本型乘用车共交易92.27万辆,环比增长2.22%,同比增长5.80%;SUV共交易21.62万辆,环比增长3.20%,同比增长4.96%;MPV共交易10.97万辆,环比增长5.19%,同比增长15.27%;交叉型乘用车共交易4.15万辆,环比增长0.71%,同比增长15.31%。
针对新航线首航的特殊性,天津东港边检站提前与海关、海事、码头公司等单位通联,采用“线上预审+线下核验”的双线模式,整合多项工作流程,为“闽江口”轮一次性办结通关手续,实现船舶到港即作业、离港“零延时”,通关时间较传统流程节省1至2小时。
7月18和19日,一连两天,北京一家路虎4S店都是开门不久,客流量便明显增多起来,特别是19日又逢周六,销售员感慨很久没有这么忙了,临下班店内售价超过90万元的车被客户一扫而空,一改7月中下旬的冷清景象。不过,这股突如其来的热闹劲儿只维持了两天。自7月20日以后,该店前来咨询购车的客户锐减,虽然厂家有补贴,但成交基本又恢复如前。 据悉,7月1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 ...
近期,多家车企陆续发布7月份汽车销售数据。整体来看,7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自主车企与新势力车企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自主车企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全球化布局持续领跑,新势力阵营则迎来洗牌,头部企业竞争白热化。
最近,浙江杭州市民孙鹏打算换一辆国产新能源汽车,逛了一圈后发现,过去高端进口车才有的空气悬架,如今竟成了多款国产车型的标配。“这车二十来万,怎么‘上得起’空气悬架?靠谱吗?”孙鹏的疑问道出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空气悬架是什么?为何新能源汽车纷纷配置?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领域专家和企业。
当我们将视野拉长至10年维度,AEBS强制标准带来的安全效益远超成本增量。20年前ABS的强制安装催生万亿级汽车电子市场,今天的AEBS国标或将复刻这一路径。当安全成为标配,竞争焦点必然转向更高维度——从AEBS的“基础防护”到城市NOH的“主动避障”,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