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编者按:靶向蛋白降解(TPD)技术通过“清除”病理蛋白,突破了传统小分子药物依赖活性位点的限制,为超过85%“不可成药”靶点提供了全新治疗策略。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凭借其双配体结构和催化性机制,已成为药物研发前沿焦点之一。然而,其分子结 ...
自从首次报道了利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靶蛋白的PROTAC分子概念以来的20年里,TPD已经从学术界转移到工业界,许多公司已经启动了临床前和早期临床开发的计划。2019年,第一批PROTAC分子进入临床试验;2020年,针对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 ...
在STAT的文章中,药明康德联席首席执行官杨青博士表示,以PROTAC为代表的TPD疗法具有突破性,其能够打破传统小分子药物的局限,从而克服此前被认为“不可成药”的靶点。
10月22日,恰逢迪易生命科学主办的TPD 2024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开发论坛大会隆重召开之际,药石科技主办了卫星会场专题研讨会——“ 靶向蛋白降解 ...
作为全球化CRDMO平台,药明康德早在此类新分子刚刚起步之时,就前瞻性地布局了相关能力和技术,并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迄今为止,药明康德已与150多家公司在TPD化合物开发的各个阶段开展合作,全球每三家开发TPD候选药物的公司中,就有两家是药明康德的合 ...
研究团队受到纳米颗粒自发的细胞运输途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颗粒的靶向蛋白降解通用新策略(TPD-NPs),该系统不需要特殊的细胞内吞和引导进入“回收站”的结构设计,不仅有效地克服了合成繁琐且难以控制的瓶颈问题,为TPD工具的开发提出了新范式,还为纳米医学提供了新的知识,扩展了纳米药物的应用范畴。
药明康德联席首席执行官杨青博士在权威行业媒体STAT上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以PROTAC为代表的TPD疗法具有突破性,其能够打破传统小分子药物的局限,从而克服此前被认为“不可成药”的靶点。
靶向蛋白降解(TPD)正是利用了 UPS 和 ALD 系统。基于 TPD 的药物可催化靶蛋白的泛素化,使其能被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或者依赖溶酶体的 TPD 策略,将靶蛋白招募到自噬溶酶体内进行降解。与传统小分子抑制剂相比,TPD 类药物在靶蛋白选择上限制更少,能有效靶向传统意义上的 “不可成药” 蛋白 ...
“Allianz PrimeCover 旨在发生事故时为投保人及其家人提供保障。如果投保人不幸离世或被确诊患上TPD,该家庭仍能在稳定的经济状况下继续生活。尽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