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沪上民办高校如何探索专硕培养?上海杉达学院迎来首届60名硕士生研究生。9月15日,上海杉达学院举行2025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来自金融、电子信息、护理专业的首届硕士研究生齐聚一堂。 上海杉达学院董事长朱绍中介绍,今年是杉达研究生教育的“元年”。“十四五”以来,学校发展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牵引、驱动的现代服务业和支撑高品质城市生活的学科集群,努力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学 ...
号称“清北名师一对一伴学”,家长支付费用后,对方却停止服务,约30名家长被骗……今天上午,上海警方披露近期侦破的一起虚构名校名师授课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涉案金额近30万元。
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推普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现在各地普遍出现的一个窘境,是青少年普通话越说越好,但大多失去了讲方言的能力。那么,让孩子们既讲好普通话又讲好家乡话,到底难在哪里呢?
9月14日,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学霸01”来到上海戏剧学院开学报到。TA和新闻联播主持人潘涛是同学,他俩还现场“切磋”了一下。两位博士新生的历史性握手,潘涛连连称赞。
对于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和生活现象,要主动观察分析、勤于思考,做题时要经常问自己“是什么”“要什么”“为什么”“还能怎样”等问题,以此作为不断推动自己思考的原动力。无论面对的题目复杂还是简单,都要耐心读题、审题、精心选择运算策略,并细心计算,养成严谨的习惯。在书写解题过程,或阐述个人观点时,更要注重交流和表达,毕竟规范的表达也是逻辑清晰的体现,只有平时养成规范的习惯,关键时候才不容易出现失误。
此次活动是上海交通大学持续深化科普援疆工作的具体体现。作为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点项目之一,实践团队不仅为喀什青少年带来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也进一步促进沪喀两地在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的活力。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对口帮扶地区基础教育一线开展科普教育,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担当与情怀。上海交通大学将进一步发挥高 ...
暂别钢筋水泥,钻进森林氧吧,近日徐汇区民政局“成长守护者”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带领13组家庭投入自然的怀抱中尽情撒欢,在丰富儿童职业体验的同时,加强亲子间互动交流,帮助儿童提升社交能力,收获惊喜与成长。 走入林间小道,孩子们化身小小探险家,好奇地打量着藏在草丛里的蘑菇。老师细心讲解着蘑菇的种类、生长环境以及种植技巧、采摘方法等小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举手提问,小脸上满是专注与好奇。经过老师的 ...
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画面,让原本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视频中,被垃圾侵占的海洋、误食塑料的海洋生物,让同学们的小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思索。“原来垃圾不分类,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一位前排的小学生小声感慨。
眼下,2025届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走出校门,各地人社部门纷纷开展服务攻坚行动,帮助还没有就业的学生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记者前往重庆市巴南区了解相关情况。
海空一体,逐梦蓝天。作为九三阅兵正式受阅队员,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2024级本科生李箐琳返回学校,在开学典礼上带领全体新生进行青春宣誓。“我们将勤奋求实,以过硬本领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我们将励志明德,以青春担当书写新时代奋斗的精彩篇章……” ...
“零成本、高收入、保就业”,如今不少网络课程打着这些诱人的卖点,宣称能提供“免费培训”,帮助学员掌握技能、稳定就业。然而,一旦消费者深入参与,他们才会发现,所谓的“免费培训”背后隐藏着层层套路,免费课程最终化为了泡影。
盘点过去三年,这门学科似乎走上了“快车道”:2022年,区域国别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独立设置的一级交叉学科;2024年,我国区域国别学首批学位点单位正式获教育部批准,其中硕士点单位31家,博士点单位8家;今年4月,区域国别学被教育部列入29种新增本科专业之一;日前,教育部官网公示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其中,共有12所院校拟新增“区域国别学”专业,数量位居所有新增本科专业第14名…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